学习药理血液系药物抗凝血药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凝血因子抑制药

肝素

来源:

正常血液中含有肝素0.mg%,由肥大细胞合成。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以肺、肝含量居多。(年首次从肝脏中发现该物质,因而命名为肝素。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粘膜提取)

成分:酸性粘多糖,分子中有大量-SO4-2,大量的阴电荷、强酸性,是肝素干扰血液凝固的理化基础。

分子量:

*天然肝素分子量-不等,是生物合成的差异

*“低分子肝素”,是指分子量≤的肝素,这个量级的肝素仅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

*较大分子量的肝素,与ATⅢ结合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功能等,多环节抗凝作用,造成出血倾向明显。

生理学和药理学:

1抗凝血作用

——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ⅩⅡa,都属于丝蛋白酶类,其活性中心为丝氨酸残基。

——血液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

①抗凝血酶Ⅲ(ATⅢ)

②肝素

③肝素辅助因子(CHⅡ)

(其中,①、②占抗凝活性的75%)

——抗凝血酶Ⅲ(ATⅢ)为丝氨酸蛋白抑制物,与凝血因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结合,“封闭”活性中心,导致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失活。

——肝素辅助因子(CHⅡ),与Ⅱa,抑制Ⅱa的活性。

——肝素,主要是激活ATⅢ、CHⅡ,促进ATⅢ、CHⅡ与各凝血因子的结合,其结合率分别加大倍和0倍。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和肝素辅助因子(CHⅡ)。

*肝素主要是激活血液中的ATⅢ、CHⅡ,使其与Ⅱa等因子的结合率百倍增加,达到灭活Ⅱa等因子的活性,纤维蛋白(Ⅰa)形成减少,从而呈现抗凝作用

2调血脂作用:

激活微血管壁脂蛋白酯酶(LPL),促进甘油三酯分解,类似“苯氧酸类降血脂药”(氯贝丁酯、非诺贝特等)

用途:

1防止各种急性血栓形成(心梗、脑梗、肺栓塞、静脉血栓等)——不是溶栓!

(心梗救治:溶栓、扩冠、抗凝、恢复心肌功能等)

2防治DIC

DIC的动因:

——血管内皮损伤:细菌、病毒、败血症、高热、过敏→在血管内形成毒素

——组织损伤:骨折、烧伤、手术、胎盘早剥等→组织液进入血液

DIC的机理:

各种动因→激活凝血因子→弥漫性(播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微循环障碍

//→消耗大量纤维蛋白(Ⅰa)→血液中[Ⅰa]↓→继发性出血

肝素抗DIC的作用:

肝素→抗凝作用,防治微血栓的形成,抗弥漫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肝素→进而避免消耗大量的纤维蛋白(Ⅰa),防治继发性出血

3利用其体外抗凝作用:

体外循环手术:心、血管方面

血液透析术

心导管术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出血倾向):用量过多——粘膜出血、关节腔积血、脑出血、伤口处血等

监测凝血时间:正常5-12min,>30min,确定用药过量(试管法直接观察)。

对抗药:鱼精蛋白①带有阳电荷,强碱性,消除肝素的作用。②用于止血:肺咯血等。

2其他不良反应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

作用:

1构-效关系:与VitaminK结构形似,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在肝脏妨碍了VitaminK的利用,抑制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2显效速度慢:原有的凝血因子在大约12小时后才能耗竭。

3无体外抗凝血作用。

用途:

1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肺栓塞、心梗、心血管手术等),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

2与肝素联用:急性凝血倾向时,同时使用肝素+华法林,1-2日后,即可单独使用华法林维持凝血效果。

不良反应:

一般是出血倾向,对抗药——VitaminK。

枸橼酸钠

作用:与血浆中的Ca++(Ⅳ因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使游离的[Ca++]↓,产生抗凝效果。

用途:2.5%溶液作为血液抗凝剂,ml血液,加入10ml抗凝剂。

不良反应:

导致低血钙;

导致继发性出血;

解救——补充Ca++。

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溶栓药)

链激酶

β-溶血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有抗原性——过敏休克

尿激酶

来源:人的肾合成的一种β球蛋白,有尿液中提取——无抗原性。

作用:促进由纤溶酶原→纤溶酶的过程,对新鲜形成的血栓有溶解作用(12小时内),对陈旧血栓溶解效果差。

用途:急性血栓形成性疾病——心梗、脑血栓、肺血栓等。

不良反应:过量——出血倾向(对抗药:抗纤溶酶药——氨甲苯酸)

蝮蛇抗拴酶

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

机理:抑制Ⅰ→→Ⅰa的过程(降低Ⅰ因子的含量——消耗Ⅰ因子)

用途:对脑血栓形成效果较好。

蚓激酶同上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rt-PA)

t-PA——人类正常细胞培养方法制备

rt-PA——DNA重组技术合成

作用特点:

①血栓纤维蛋白亲(Ⅰa)和力强,选择性激活与Ⅰa结合的纤溶酶原→溶栓作用。对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激活较差——选择性作用强——出血倾向副作用小(与尿激酶比较,有数百倍的关系)[非血浆型作用、选择性作用]

②半衰期较短:大约t1/2=9min。

三抗血小板药

Aspirin

在血小板内,抑制环氧酶,TXA2生成↓,血小板聚集↓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d/1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