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2016-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如何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呢?
1、患肢体位、保护与保温
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避免劳累、撞伤、砸伤及冻伤;鞋袜要宽松;要保暖防寒。保持患肢清洁卫生,避免刺激损害皮肤。术后鼓励病人尽早活动,以免再次血栓形成。
2、饮食调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的蛋肉,低脂肪、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预防压疮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形成压疮。要病人多翻身,患肢要经常变换体位,活动膝及踝关节,易压部位可用滑石粉按摩或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可预防压疮的发生。
4、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患肢肿胀、疼痛、不能下床活动、治疗时间长而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和悲观心理,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有条件时请治愈者现身说法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5、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在抗凝溶栓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牙龈、皮肤等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溶栓后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至肺栓塞。
6、出血的护理
出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上应加强病房巡视,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滴速。每次用药后都应在专用记录单上记录时间、药名、剂量、给药途径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化验结果,并签名。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防止机械性损伤。齿龈出血,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可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cm处压迫止血,渗血较大时,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2块2cm×2cm的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对于其他部位出血,需停止抗凝治疗,给予鱼精蛋白或静脉注射维生素K1,必要时给予输新鲜血。
7、预防治疗肺栓塞
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挤压或热敷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以防血栓脱落。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栓塞,应立即嘱病人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