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时也可考虑肺动脉血栓内膜和静脉滤器置入
2015-1-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不适合单独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2~3个肺段,可无任何症状;重者15~16个肺段,可发生休克或猝死因此,肺栓塞应及早进行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那么,肺栓塞应该如何治疗呢?
肺栓塞的治疗目标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使肺血管再通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是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一个特征,死亡率达20%基本治疗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止痛,治疗心源性休克,抗凝和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此类休克,主要以补液和正性肌力药物为主,以保证右室灌注
一、药物治疗
(一)静脉溶栓治疗
目前国际上,溶栓治疗主要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鉴于国内对溶栓治疗适应症过宽,应引起注意国外常用的药物和用法如下
瑞替普酶(r-pa):10 mu 静脉注射2次,给药相隔时间在30分钟以上
阿替普酶(rt-pa):100 mg 静脉滴注,持续时间在2小时以上
链激酶:30分钟给予25万单位,随后10万单位/小时,持续24小时
(二)抗凝治疗
目前国际上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主要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有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者禁用欧美国家常用药物和方法介绍如下:
低分子量肝素钙:4100 iu,皮下注射,q12h
依诺肝素:4000 iu,皮下注射,q12h
达肝素钠:200 iu/kg,皮下注射,qd
亭扎肝素:175 iu/kg,皮下注射,qd,每天同一时间给药,连续6天,直到华法林或其他长效抗凝药起效后停药
在应用抗凝治疗期间,应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维持aptt在正常值的1.5~2.5倍对高度可疑肺栓塞者包括高龄患者应即开始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蔓延和复发
低分子量肝素不良反应少,疗效好,适应证广华法林可口服,但起效慢,抗凝疗程应足够长,国际上推荐治疗时间为4~6周应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在2.5,华法林起始剂量为5~15 mg/d 口服 qd
有肺栓塞高危因素并接受外科手术者,有严重心肺内科疾病者以及多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进行预防性抗凝以预防肺栓塞
二、手术治疗
导管溶栓术、导管碎栓术、导管吸栓术等介入治疗应用不多,仅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大面积肺栓塞、溶栓疗法禁忌或无效者,目前在国外也只能在少数有条件的医院实施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提高生存率或降低肺栓塞复发率,改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同样有效但它可用于:急性静脉血栓,有抗凝和溶栓治疗禁忌证者;急性静脉血栓,抗凝和溶栓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高危患者;大面积肺栓塞幸存者;肺动脉高压者行肺动脉内膜血栓切除术后
小部分急性肺栓塞和慢性反复肺栓塞者可发展成慢性肺动脉高压常用治疗药物有抗凝药华法林、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扩张药和抗心力衰竭药必要时也可考虑肺动脉血栓内膜和静脉滤器置入
目前急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很快,效果尚可应严密把握外科手术适应症(.:郑晓凤)
更多肺栓塞问题
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