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2016-12-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个月后,出现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和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引起淤积性溃疡,严重者丧失肢体功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堵塞管腔,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下肢静脉高压;②血栓在机化再通过程中产生炎症反应,致使静脉瓣膜破坏,血液倒流,加重静脉高压。

根据血栓闭塞的部位、范围和再通的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将PTS分为两种类型:①局段型,急性期血栓仅限于部分静脉主干;②全肢型,血栓形成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

目前,大多数学者采用Villalta临床评分法对PTS进行诊断。评估指标包括5项临床症状(疼痛、痉挛、沉重、瘙痒和感觉异常)和6项临床体征(水肿、静脉扩张、皮肤硬结、色素沉着、潮红和小腿挤压痛),每项指标均按照从无到严重,评为0~4分:①总分为0~4分,无PTS;②总分为5~9分,轻度PTS;③总分为10~14分,中度PTS;④总分>14分或者溃疡形成,重度PTS。

彩超检查可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再通情况。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可提示深静脉主干再通的情况和侧支血管形成,明确瓣膜返流的情况。有时可以行下肢静脉插管逆行造影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或者抗血小板治疗,口服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一般建议抗凝治疗6~12个月,对于存在血栓复发的高危因素患者,建议终身抗凝治疗。当然还包括长期穿医用弹力袜,使用静脉活性药物等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血液回流障碍,纠正血液倒流,缓解静脉高压。手术方式包括静脉转流手术、静脉腔内成形手术、交通静脉结扎手术和血管介入手术等。

来源:

余召军,周为民.下肢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第2卷第1期:71-76.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7.14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d/4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