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静脉血栓抗凝误区,您是否也曾误入

2018-4-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误区1伤后与术后抗凝过晚

伤后24h后血液高凝达到高峰,术后6h纤溶达到高峰,并持续到术后18h,建议术后6h后尽早开始抗凝

误区2不认真筛查禁忌症,不详细问病史

建议对所有进行抗凝治疗的病人,详细询问头颅的外伤史,必要时进行CT检查

误区3出院后不扩展抗凝

术后患者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但并未进行扩展抗凝,导致血栓卷土重来,患者再次住院。建议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延长抗凝预防至术后35天,而不仅是10-14天。如果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持续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

误区4只看腿部血栓,不看腹腔血栓

腹腔静脉血栓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一样,栓子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因此临床中应警惕下腔静脉血栓(如腹膜后静脉血栓)的发生。

误区5不了解下肢DVT有两种生长方式

1)高凝状态形成血栓,一般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生长,逐渐向上蔓延。

2)类似骨折的直接暴力导致血栓,一般发生在创伤部位

误区6下肢静脉血栓的归宿

下肢深静脉血栓即使经过积极抗凝治疗后,血栓也不会很快消失,而是在抗凝药物的作用及自身纤溶系统的作用下由大栓子变成小栓子,小栓子可能会随血管顺流而上,游走到肺部形成肺栓塞。

误区7肌间静脉不用管

很多人认为发生肌间静脉血栓后无需抗凝治疗,但是研究表明1.6%的肌间静脉血栓会发生PE。因此对于肌间静脉血栓同样应评估抗凝获益与风险,建议只要有血栓发生,就应该进行抗凝治疗。

误区8误以为左右两条腿发生DVT概率一样

左下肢血栓发生率高,右下肢血栓死亡率高

误区9不敢用华法林,盲目使用阿司匹林

不能用阿司匹林替代抗凝药进行静脉血栓的治疗,推荐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急性期治疗后,改为华法林作为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用药。

误区10房颤患者不能正确抗凝

建议积极抗凝治疗预防房颤导致的栓塞事件。

赞赏

长按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d/7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