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可致肺栓塞需及时溶栓治疗
2020-10-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Q
我今年71岁,虽然上岁数了,但身体还算不错,很少闹毛病,平时也做做家务。但是前些时候我突然出现了胸闷、憋气,由于那阵子我照顾人需要经常蹲坐着洗衣服,我就以为是太累导致的,想着休息下就会好。然而休养了几天,我胸闷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难受,感觉呼吸时气都够不上来。实在撑不下去了,我医院,结果去了就留下住了院,做CT血管造影检查,说是双侧肺动脉被血栓完全堵塞,诊断为肺栓塞。然后很快医生就给我做了溶栓治疗.叫做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置管溶栓术。术后我胸闷、气短等症状大为好转。我只是不太明白,我平时也没有得过类似的疾病,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肺栓塞呢?
本期出场专家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建民
肺栓塞其实就是血栓脱离,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肺部.血栓堵塞血管,肺动脉被堵塞,心肺等重要器官组织无法得到必须的血液、氧气供给,从而就会导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建民提醒,在突然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想到肺栓塞的可能性。由于血栓的脱落无法预料,肺栓塞的发病具有突发性,往往是突然发病,比心梗等常见心血管疾病更为凶险。因此,一旦出现肺栓塞的相关症状,就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应及时溶栓治疗,恢复血液流动和供应。
下腔静脉滤器置人及置管溶栓术对于肺栓塞的治疗是十分恰当有效的。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PTS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取出,支架再闭塞治疗、斑块切除不放支架治疗动脉闭塞等血管外科疾病的王建民主任指出,滤器是一种过滤性装置,可以用来预防血栓脱落后会沿下腔静脉上行导致肺栓塞的可能,配合导管使用,则可将溶栓药物注入,通过持续给药从而达到溶栓的治疗作用。滤器会在术后两周左右再次手术取出,而患者即使在溶栓之后,也仍然需要坚持使用半年左右的抗凝药物。
至于患者询问的为何会患上肺栏塞这个问题,王建民主任表示,这很可能与张女士长时间蹲坐等姿势有关。肺栓塞的血栓大多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手术后的患者或长期卧床者。长期卧床或久坐等,缺乏必要的活动,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就可能会瘀滞、凝固,导致血栓形成,久坐以及手术后的患者、长期卧床者等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易发人群,因此王建民主任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劳逸结合,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都要避免长时间久坐,尤其是长途旅行时,更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此外,原本就患有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如静脉曲张者,或者肥胖的人群,也都要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时治疗疾病或减重,改善下肢静脉回流循环,以避免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肺栓塞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专家简介王建民副主任医师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现为国际血管联盟(IUA)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血管健康与技术协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下肢静脉曲张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动脉硬化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静脉曲张专业委员会常委。发表论文10余篇,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业务专长:中西医结合及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PTS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和取出,支架再闭塞治疗、斑块切除不放支架治疗动脉闭塞等血管外科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
医院
医院
医院
医院省医院
推行“会员制慢病管理”服务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