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误诊误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安阳地区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venoussinus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足所有卒中的1%。通常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而儿童患者中又以感染引起的侧窦和海绵窦多见。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患者易并发横窦(transverseportionoflateralsinus)和乙状窦(sigmoidportionoflateralsinus)的血栓形成,统称为侧窦血栓形成(lateralsinusthrombosis)。根据病变性质,CVST可分为炎症型和非炎症型两类。炎症型中海绵窦和横窦是最常受累的部位;而非炎症型中上矢状窦最容易受累。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多继发于化脓性乳突炎或中耳炎。

临床症状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持续且严重的头痛、喷射性呕吐,或可见视乳头水肿。2卒中的症状:多发性小出血多见。3脑病症状:通常表现有癫痫、精神异常、意识混乱、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形成病因

1静脉窦血栓形成: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最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

(1)颜面部病灶特别是危险三角内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易通过眼静脉进入海绵窦。

(2)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

(3)蝶窦或筛窦炎症,通过筛静脉或破坏蝶窦壁而入海绵窦。

(4)颈深部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等可沿翼静脉丛或侵入颈静脉而累及横窦岩窦海绵窦园。

(5)脑膜炎脑脓肿可经皮质静脉累及上矢状窦。

(6)全身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2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症

(1)全身衰竭、脱水、慢性消耗性疾患。

(2)妊娠及产褥期。

(3)脑外伤。

(4)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抗凝血酶Ⅲ缺乏蛋白C、蛋白S缺乏、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及活性蛋白C抵抗等)像园。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Bechet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抗体和抗心脂抗体等)综合征。

(6)外科手术。

(7)心脏病先天性或获得性。

(8)长期口服避孕药。

(9)仍有20%~25%患者无病因或危险因素。

(10)同一姿势久坐,颈部血脉不通导致。如长期在电脑前。

      

治疗

1抗凝治疗2溶栓3微创介入、支架治疗      

总结

脑静脉窦血栓多在年轻人群中发生,一般情况下难以判断,很容易误诊误治,颅内出血后止血治疗只会加重病情,所以不明原因的出血,伴有难以解释的颅内压增高,想到静脉窦血栓,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做好术中动脉溶栓、支架治疗的准备,术后抗凝治疗,同时监测出凝血时间,防止颅内出血和再次血栓形成。

编辑:王沙沙

审核:李玉英









































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l/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