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三
2017-3-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火针的治疗作用及其适应证
火针的治疗通过“借火助阳”、“开门祛邪”、“以热引热”而起作用,归结其临床的应用,火针疗法常常用于温壮阳气(温脾阳、肾阳;益肺气;激发经气、卫气等)、生肌敛疮、散寒(外寒、内寒)除湿、祛风止痒、祛瘀祛腐排脓、散结消肿、止痛缓急、消除麻木以及清热泻火解毒等,可治疗的病种涉及到内、妇、儿、外、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疾病近百种。其临床应用的范围近年来仍在不断扩大。
一、温壮阳气
温壮阳气是指火针通过其借助的火力,直接温补壮大脾肾以及命门的阳气、补益肺心宗气、激发经气、卫气的作用。
二、生肌敛疮
生肌敛疮,是指火针具有促使新肉化生、生长,愈合疮口的作用。火针温热之性,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鼓舞主肌肉的脾脏的功能,促进新肉组织化生、生长,治疗肢体萎力的痿证和各种溃疡病以及疮口不闭合者。
三、散寒除湿
散寒除湿,是指火针具有疏散外寒、驱散内寒、温化痰湿的作用。
四、祛风止痒
祛风止痒是指火针具有疏散外风,熄灭内风,行血止痒的作用。中医认为“风动则痒”即痒是一种风动的表现,而引起痒的风既可来源于外风,又可来源于体内的温虚风燥。
五、祛瘀除腐排脓
祛瘀除腐排脓是指火针具有祛除瘀血、排除脓肿、去掉腐肉的作用。瘀血、痈脓、腐肉不但是病理性产物,而且是重要的致病因子,这些产物一旦产生,如果不能及时祛除,则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而用火针,依其开门祛邪之功,可以很容易除去这些瘀血、痈脓、腐肉等,常常用于乳痈、痈肿、耳壳流痰、血栓性静脉炎、静脉出张、痔疮、关节腔积液、扭伤肿痛、瘀血头痛以及臁疮、窦道等病症的治疗。
六、散结消肿
散结消肿是指火针具有消散积聚、痞块,祛除肿胀的作用。火针的这一作用可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各种性质的肿块治疗,无论是生于体表,还是生在体内,无论是由于痰浊凝聚,水湿内停,气郁而结,还是瘀血内停,都可用火针加以消散排除
七、止痛缓急除麻木
止痛是指火针具有开通经脉,消除或缓解疼痛的作用。
八、清热泻火解毒
泻火解毒是指火针具有清泻火热之邪,解除局部热毒的作用。
北京治白癜风好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最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