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凡医讯2016ACCP指南静脉血

2017-9-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在Chest杂志中发布了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VTE)抗栓治疗指南》。对第9版指南的12个主题推荐建议进行了更新,并增加了3个新主题。15位内科医师、血栓领域、胸肺科、血液科专家以及方法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检索筛选了相关英文临床研究,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证据质量等级,最终给予推荐建议。指南对深静脉血栓(DVT)及肺动脉栓塞(PE)等疾病的抗凝治疗进行了阐述,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共计提出30条建议,具有较强临床可操作性,以下摘录部分抗凝治疗相关推荐建议进行解读。推荐等级(1强推荐,2弱推荐);证据等级(A高质量证据;B中等质量;C低质量证据)。

一、抗凝治疗的期限

指南对抗凝治疗期限的推荐与第9版指南基本相同。无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风险因素引起的腿部近端DVT或PE患者,推荐长期(3个月)抗凝治疗优于短期或更长期限(如6、12或24个月)(1B级)。一过性非手术因素引起的下肢近端DVT或PE患者,推荐3个月治疗期(1B级);合并有出血风险时,3个月抗凝治疗虽仍是最佳选择,但合并中低度出血风险(0-1个风险因素)(2B级)的证据等级低于高出血风险(2个或2个以上风险因素)(1B级)。

对于无诱因的腿部DVT(孤立性远端或近端DVT)或PE患者,推荐抗凝治疗不少于3个月优于治疗时间短于3个月(1B级)和更长期限(如6、12或24个月)(1B级)。对于无诱因的首次静脉血栓栓塞近端DVT或PE患者,如果伴低度或中度出血风险,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未设定停药日期),优于抗凝治疗3个月(2B级);如果伴高出血风险,推荐3个月抗凝治疗,优于延长抗凝(1B级)。

对于无诱因的第二次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如果伴低度出血风险,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未设定停药日期),优于抗凝治疗3个月(1B级);如果伴中度出血风险,建议延长抗凝治疗(未设定停药日期),优于抗凝治疗3个月(2B级);如果伴高出血风险,抗凝治疗3个月优于延长抗凝(未设定停药日期)(2B级)。评估出血的风险因素有:年龄>65岁,年龄>75岁,近期有出血,肿瘤,活动期肿瘤,肾衰竭,肝衰竭,血小板减少,近期脑梗塞,糖尿病,贫血,活动障碍,抗血小板治疗,抗凝药物剂量控制不佳,近期手术,频繁跌倒,酗酒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癌症相关下肢DVT或PE患者,若无高出血风险,建议无限期抗凝治疗(1B级);有高出血风险者,仍推荐无限期抗凝治疗(2B级)。

注:所有无限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均建议定期(如每年1次)重新评估是否需继续治疗。

二、PE相关治疗建议

指南对亚段PE是否抗凝、PE的全身溶栓治疗、经导管血栓清除用于PE的初始治疗、肺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慢性血栓塞肺动脉高压(CTEPH)以及急性肺栓塞的院外治疗5个主题给予了推荐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亚段PE(未累及更近端肺动脉)、无腿部DVT患者,如VTE复发风险低建议临床监测,优于抗凝治疗(2C级);VTE复发风险高者,建议抗凝,优于临床监测(2C级)。其中复发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活动能力受限、合并有肿瘤,尤其是活动期肿瘤或接受化疗或有其他不可逆的VTE高发因素。

对于PE患者全身溶栓治疗而言,大多数不伴低血压的急性PE患者不建议全身溶栓治疗。PE伴低血压(如收缩压<90mmHg)患者出血风险不高时建议全身溶栓治疗优于不给予全身性溶栓(1B级)。开始抗凝治疗后病情加重的急性PE患者,如未发生低血压且出血危险低建议全身性溶栓治疗,优于不给予全身性溶栓(2C级)。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始仅接受抗凝治疗,如心肺功能恶化(如症状、生命体征、组织灌注、气体交换、心脏标志物),但尚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风险获益评估时倾向于溶栓治疗。

对于接受溶栓药物治疗的急性PE患者,建议通过外周静脉给予溶栓治疗,优于导管直接溶栓(CDT)(2C级)。而低血压PE患者,伴随如下情况之一:?出血风险高,?全身溶栓失败;?可能在全身溶栓治疗起效前(如数小时内)因休克导致死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考虑导管辅助血栓清除(机械干预,伴或不伴导管直接溶栓)(2C级)。

CTEPH患者有条件者,可以选择进行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2C级)。低风险PE患者,如果家庭情况允许,建议在家治疗或早期出院优于标准出院(如治疗5天后出院)(2B级)。

三、DVT相关治疗建议

指南对孤立性DVT是否需要抗凝以及如何抗凝、腿部急性深DVT的CDT治疗、上肢DVT患者的溶栓治疗三个主题给予了推荐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ACCP-10定义D-二聚体升高、累及范围较广(超过长度5cm、累及多条静脉或最大直径超过7mm)、血栓靠近近端血管、无可逆诱因、伴随肿瘤活动期、复发型DVT和患者住院为DVT扩展的危险因素。对于腿部急性孤立性远端DVT患者,?无严重症状或血栓扩展危险因素,建议深静脉连续影像学检查2周,优于抗凝治疗(2C级),对于该类患者若血栓没有扩展不建议抗凝(1B级),若血栓扩展但仍局限于远端静脉,建议抗凝(2C级),若血栓延伸到近端静脉,建议抗凝(1B级);?有严重症状或血栓扩展危险因素者,建议抗凝治疗,优于深静脉连续影像学检查(2C级),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与急性近端DVT相同的抗凝治疗(1B级)。对于腿部急性近端DVT患者,建议单用抗凝治疗优于CDT(2C级)。

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累及腋静脉或更近端静脉时,建议单纯抗凝治疗,优于溶栓(2C级)。对于接受溶栓的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其抗凝强度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与未接受溶栓治疗者相同(1B级)。

四、抗凝治疗期间复发性VTE的治疗

对于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达到治疗范围)或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期间VTE复发的患者,建议暂时换用LMWH治疗(2C级)。长LMWH治疗期间VTE复发者(假定患者依从性好),建议增加LMWH剂量约1/4到1/3(2C级)。接受治疗剂量抗凝治疗期间,VTE复发需从以下3方面评估:(1)重新评估是否确实是VTE复发;(2)评价抗凝治疗的依从性;(3)考虑潜在的恶性肿瘤。暂时换用低分子肝素通常至少持续1个月。

五、长期(前3个月)和延长(未设定停药日期)的抗凝选择

ACCP-10中依然推荐对于DVT以及PE患者应将抗凝时间延长至3个月(1B级)。药物选择方面,对于未伴癌症的腿部DVT或PE患者,长期(3个月)抗凝治疗推荐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优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均为2B级)。未接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治疗者,建议维生素K拮抗剂(2C级)。而对于合并癌症的腿部DVT或PE患者(「癌症相关血栓」),长期(3个月)抗凝治疗推荐LMWH,优于VKA(2C级)、达比加群(2C级)、利伐沙班(2C级)、阿哌沙班(2C级)或依度沙班(2C级)。对于接受延长治疗的腿部DVT或PE患者,没有必要在3个月后换用抗凝药物(2C级),但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偏好,更换其他抗凝药物亦无不当。值得注意的是,达比加群和依度沙班给药之前需给予初始胃肠外抗凝,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给药前无需胃肠外抗凝,初始胃肠外抗凝与VKA治疗应有重叠。

相关文献

KearonC,etal.Chest.Feb;(2):-52.

—END—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l/6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