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下肢肿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
2018-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30岁的小静年前在我院产科做完剖宫产当上妈妈,术后当天就感到小腿疼痛,第二天就发现左下肢肿胀,家人用按摩、热敷等方法没能缓解,反而更严重。术后第5天小静已出现严重的胸闷、心悸、呼吸不畅等明显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栓塞症状,彩超检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动脉CT证实肺动脉栓塞,急忙转入血管外科专业组。专业组经过认真讨论病情后,给予急症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并采用有效抗凝、溶栓治疗,经过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才使她转危为安,出院时高兴的走回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就是在下肢某一条深静脉中出现了血液凝块,导致血液的正常流动受阻。产后血栓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1、妊娠及产褥期(坐月子期间)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全身处于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正常时期高6倍。2、妊娠期腹压升高、子宫增大,左髂总动脉压迫左髂总静脉加重,血液流速缓慢瘀滞,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术后子宫复原时间长,对盆腔静脉仍存在压迫,容易发生盆腔静脉血栓形成。3、剖宫产手术必然子宫切开,会不可避免的引起盆腔静脉不同程度的损伤;手术和术后需要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造成血液瘀滞,也是形成血栓的原因。4、另外,妊娠期易并发妊高征等疾病、生产时出汗多、饮水减少,都可能导致产后深静脉血栓发生。
以上都是血栓形成的原因,血栓形成后如果栓子脱落,会形成肺动脉栓塞(PE),大面积肺动脉栓塞可随时猝死。90%的深静脉栓塞发生在左下肢,所以左下肢出现肿胀与不适更要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怎么预防呢?产后酌情应用肝素抗凝、改善循环、补液,避免久坐和久卧,多饮水,多做足背屈运动,积极适当的下床活动,促进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液回流。产后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腹胀、便秘,有计划地进行活动和康复锻炼,避免久站、久坐及两腿交叉。
血管外科希望每位产妇恢复顺利,身体健康!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血栓形成,不再让血管外科一床难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