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脚麻入院,竟是致命下肢动脉血栓
2018-4-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冬季老年人肢体发凉疼痛不容小视!
众所周知,冬季是血栓病的高发季节。因起病急、典型症状出现较晚,病情易被延误,尤其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的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更是如此。
不巧就在半月前的一天下午,年近九旬的张爷爷在家中阳台侍弄花草时,突然出现右小腿剧烈疼痛,伴有右脚麻木、脚趾发凉,为了不打搅女儿的正常工作,张医院开了些止痛膏止痛,然而24小时过去了,不但右小腿疼痛没有缓解,甚至开始出现局部皮肤青紫。着急的张爷爷急忙联系女儿连夜赶到南京医院就诊。
取栓前
取栓后
夜间急会诊的介入科吕献军主任详细询问张爷爷病情后发现,老人家有“心房颤动”病史10多年,平时没有重视,一直没有规律服药,急查下肢动脉B超提示“右侧腘动脉远段血栓形成,右侧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流速低缓”。
外周常见的栓塞部位吕献军主任当即与张爷爷女儿沟通,根据张爷爷目前病情,高度怀疑为心房颤动、血栓在心房内形成后脱落,被血流冲向远侧,造成下肢动脉血流阻断,目前疼痛、麻木明显,皮肤变得青紫,说明缺血时间较长、病情十分严重,如不及早治疗,进一步出现右腿坏死,轻则功能丧失、手术截肢,重则坏死毒素吸收、威胁生命。而结合张爷爷一般状况,行外科手术治疗风险极高,可行介入血管造影及取栓治疗。术中仅需通过细小的穿刺针及导管插入大腿血管,创伤小,风险较低,第一步先行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然后进一步将阻塞血管的血栓取出。
介入科吕献军主任
吕主任的细致讲解最终征得张爷爷女儿的同意。不到一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张爷爷发凉青紫的右腿立即恢复了正常的温度与肤色,疼痛也得到明显缓解。3天后,在抗凝、改善血液循环等积极治疗下,张爷爷康复出院。
吕主任(右一)为患者手术
吕主任提醒,急性动脉栓塞包括急性脑栓塞、外周动脉栓塞等,原因多为心源性(房颤、心脏瓣膜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等。急性脑栓塞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失语、意识改变等,症状较为典型,老百姓大都能及时鉴别、送医,而肢体疼痛、发凉等是临床常见症状,极易被大众忽视,一旦出现症状,没有认识到其严重性,盲目就医或自行处理,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往往会造成下肢坏死、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因此既往动脉粥样硬化或房颤病人,不能我行我素,应根据医生建议,及时行控制血脂、抗凝等治疗。
尤其在冬季,气候寒冷,更应注意:
1保持良好的饮食,适量规律的活动
冬季要清淡饮食,太阳升起、气温回升后再行日常锻炼,避免高血脂及寒冷刺激而发病。
2
保持平和的心态
保持平和的心态,尤其对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情绪波动大是大忌,退一步海阔天空。如出现相关不适后,及早就医,避免给家人及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通讯员:介入科王杰
编辑:服务推广科李娜蒋佳佳
未完待续关灯玩手机可能诱使青光眼发作
宝宝出生20天接受重度肾积水手术成功脱险
女性毛发浓密不妨做个内分泌检查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奇迹!小伙昏迷14天后苏醒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