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如何养生这些饮食安全要注意
2018-5-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初八,俗称“腊八”。“腊八”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为主要活动。到了宋代,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腊八粥也成为百姓日常享用的传统美食。
从中医角度来看,几乎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设立都有其养生意义。腊八节自然也不例外。正因如此,腊八节的不少传统习俗都有养生保健价值,值得当代人效仿。
腊八粥里原材料种类有讲究
腊八粥原材料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是我国腊八传统习俗中的精华,只是如今被许多人淡化了。
一般来说,如果给老人喝,其中应多加豆类。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豆类能为老人补充优质蛋白,有效缓解老人对蛋白质吸收能力较差的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豆类能补肾,对于缓解老人的肾气亏虚有好处。
如果是给孩子喝,可以适当多加入一些大米、高粱米等等。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接受天地间的阳气,具有强大的生发功能,因此对帮助孩子身体成长很有好处。所以,刘女士幼年时的所见所闻有科学道理。另外,肥胖的人做腊八粥可适当多放薏米;糖尿病人的腊八粥可以将燕麦或者荞麦作为主料;脾虚的人可以将黄豆作为主料。
腊八这一天家里除尘最要紧
在腊八这些重要日子里除尘是我国传统的腊月习俗之一。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清除室内的污秽之物,避免病邪以这些污秽之物作为土壤,在冬季之后随阳气的生发而渐渐滋长,从而使人患病。在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室内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意义,所以也就衍生出“除尘”的习俗。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除尘”除了在节日里进行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冬天每天花一点时间来开窗通风就是最简易有效的“除尘”。因为它能减少室内病原体的数量。
腊八到各类黏食少不了
吃黏食是腊八节重要的习俗之一。这符合中医养生理论。在中医看来,人们在冬季里若保养不当,容易在寒邪侵袭之下产生胃寒,导致消化不良、腹痛难忍、食欲不振等现象。这时候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黏食,可以有效地驱散胃寒,缓解消化系统的不适。冬季胃寒本来在生活水平较差的年代里很常见,但是现在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冷饮、啤酒、凉食摄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出现胃寒。所以,这类人适当多吃一些热的黏食,对于缓解脾胃寒凉很有帮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黏食一定要趁热吃,且食量不要太大。有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人更要慎食。
冬吃腊八蒜防感染防血栓
人们在冬天吃大蒜有很多好处。首先,大蒜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为天气寒冷而造成的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另外,大蒜有杀菌的功能,对预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感染有明显效果。另外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每人平均每日吃生蒜20克的地区,其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较其他地区小很多。这是因为大蒜有抵抗血栓、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压等功效。冬季,人们容易吃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再加上饮水量偏少和天气寒冷,故而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吃腊八蒜是非常符合冬季养生要领的一个习俗。
腊八撒一欢儿没病又没灾儿
冬季让孩子从事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对提高其耐寒力和免疫力都非常有帮助。这是“若让小儿安,需带三分饥和寒”的体现。所以,让孩子在做好保暖的前提下于腊八前后到户外多加锻炼,虽然谈不上是什么习俗,但是却有着明确的健身意义。
此外,花生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如果在“腊八粥”内再加羊肉、狗肉、鸡肉等,就更使腊八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高血压患者,不妨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何首乌、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
科学熬制很重要,避免营养丢失掉
家庭熬制腊八粥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食材处理时,要对不同食材依据其特点进行清洗、浸泡、剥皮、去核、精拣等操作。例如豆类等不易煮烂的食材,需要在煮前充分浸泡,煮后才会更加柔软可口。
(二)民间有熬煮腊八粥时加食用碱的习惯,认为这样熟得快并且粥的稠度好。但是这种做法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专家建议熬制腊八粥时不要加碱,巧用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的“杂粮粥”功能,就可轻松煮出美味的腊八粥。
特殊人群需注意,享用美味讲究多
腊八粥食材丰富,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但是不同体质人群在食用腊八粥时,也应有所注意。
(一)糖尿病患者对于含糖的腊八粥要适量食用,尽量选择不加糖的腊八粥。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粘稠感,同时可适当多放些杂豆类食材,帮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二)对于消化不良者,腊八粥中应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因为豆类中含有胀气因子,如食用过多,会造成肠胃不适。
(三)对于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红豆等种皮相对厚一些的淀粉豆类,使粥的质地软而不烂,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饱腹感。
来源:中国经济网、医院骨科白殿疯偏方用姜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