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肺之本病,咳嗽对症施灸,效果就

2018-12-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主要证候。古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两者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肺脏疾患以及其他脏腑有病累及肺脏时,均会发生咳嗽。

咳嗽既是症状,又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凡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者,皆可按中医的咳嗽辨证论冶。

咳嗽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类型。

01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的病因,主要在于肺司呼吸、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开窍于鼻。如肺的卫外功能不强,遭受外邪侵袭,特别是风、寒、燥、热等邪气,从毛皮、口鼻而侵袭人体,必内犯肺脏,使肺失宣降,肺气郁闭或上逆而为咳嗽。最常见的有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

02内伤咳嗽

由于肺脏虚弱或其他脏腑有病而累及肺脏所致的咳嗽。知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致肺气失宣,或肝郁化火,炼液成痰,阻塞肺气,或肾亏不能纳气,或肾虚水泛而为痰,上壅于肺。故常见的有脾病及肺引起的痰湿咳嗽;肾虚及肺出现的虚寒咳嗽等。

风寒咳嗽

(1)症状表现:咽痒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或浮紧。

(2)灸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宁嗽。以取手太阴,足太阳、任脉穴为主。

(3)灸疗处方:风门、列缺、天突、神阙。

(4)随症加穴:①发热甚者,加大椎;②鼻塞涕多者,加迎香;③咽痒咳频者,加孔最。

(5)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以灸风门、神阙为主,每穴灸7~10壮,每日灸1次。如用于慢性咳嗽,7~10次为1疗程。

②温和灸:每次选3~4穴,每穴灸10~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温热为度,每日灸1~2次。

说明:风门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太阳主一身之表、督脉为阳脉之海,故首取风门穴,可祛风散寒,疏调太阳经气;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合穴,灸列缺可以宣肺宁嗽;天突能降逆气而利咽喉;神阙穴能激发正气,促进气血运行,泄出外邪。

风热咳嗽

(1)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咽痛咽痒,鼻流浊涕,头胀而痛,或伴发热,口干欲饮,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

(2)灸疗原则:疏风清热,肃肺止嗽。以取督脉、手阳明、手太阴经穴为主。

(3)灸疗处方:大椎、曲池、合谷、尺泽、太渊。

(4)随症加穴:①咽痛甚者,加外关、少商(针);②痰稠、量多者,加丰隆。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3~4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

说明:大椎表散阳邪而解热;曲池为手阳明合穴,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手阳明与手太阴相表里,二穴并用,可以清肺热化痰热;太渊宣肺止咳;尺泽清肺肃降。诸穴合用,表邪得解,肺气通调,则咳嗽自平。

痰湿咳嗽

(1)症状表现:经常咳嗽,痰多易吐,冬春季节发作尤甚,咳声重浊,痰白质粘,胸闷胁胀,饮食欠香,身重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严重者可出现气喘,腹胀、大便溏。若痰色转黄,苔色黄腻,则为蕴热之象。

(2)灸疗原则:燥湿化痰,宣降肺气。以取足太阳、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若痰湿化热,痰热蕴肺,则治拟清热化痰,肃降肺气。以取手阳明、手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3)灸疗处方:痰湿型取脾俞、丰隆、肺俞、太渊、神阙。痰热型加曲池、太白。

(4)随症加穴:①气喘者,加天突、膻中;②胸闷胁胀者,加内关、支沟。

(5)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7~10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1疗程。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5~10次为—疗程。   

说明:脾俞补脾健运;丰隆运脾化痰降逆;肺俞、太渊理肺肃降;神阙补中益气,气行津布,痰湿自化。痰热患者,可加灸曲池、太白,清泄蕴热。如此脾肺同调,标本兼治,病可痊愈。

肺虚咳嗽

(1)症状表现:咳嗽日久,痰液清稀量多,气喘,动辄尤甚,形寒肢冷,喜温畏寒,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自汗,容易感冒,纳呆便溏,甚则咳喘倚息,不得平卧,面浮足肿,心悸尿少,舌质淡胖或淡紫,舌下静脉青紫曲张,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滑。

(2)灸疗原则:温阳化饮,补肾纳气。以取任脉、足太阳、足阳明经穴为主。

(3)灸疗处方:气海、神阙、肾俞、脾俞、肺俞、足三里、丰隆。

(4)随症加穴:①气喘不平者,加定喘、关元;②心悸不宁者,加心俞、内关;③浮肿不退者,加阴陵泉、三阴交、命门。

(5)灸疗方法:

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5~10次为1疗程,每一疗程间隔5~7天。

说明:气海、神阙益肾纳气,培补元气;肾俞,脾俞温肾阳,健脾阳;肺俞补肺肃降;足三里、丰隆化饮祛痰,诸穴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效。

艾,来自远古,大地之恩赐,厚德载物

灸,源于太阳,上苍之馈赠,自强不息

没病的时候灸一灸能强身健体;

生病的时候灸一灸能调病驱疾。

阳气若足千年寿

艾灸扶阳第一方

第?阶1段:一灸补阳——改变体质

第?阶2段:二灸化阴——驱逐病邪

第?阶3段:三灸强免疫——提高免疫

最后提醒:虽说灸量到位才有效果,但是,施灸过程中还是以自己身体的感觉为上限,谨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猜你喜欢的文章

灸好三扇门,百病难缠身!

肿瘤的治本之道,《黄帝内经》早已注明:既为阴邪,必须灸之!当扶阳、散寒、祛瘀、固本!

脾胃弱则正气虚;正气虚则病缠身

上热下寒,又上火又怕冷?这是真寒假热,阳不归位!

最好的医生是人体的自愈力,教你如何靠自身修复身体疾病!

从“病去如抽丝”到“病去如把抓”,疗效显著,只因有了“化脓灸”!

血栓在哪里,病就在哪里

艾灸活血化瘀,远离“沉默杀手”

艾能最能扶阳固本

这是其它药物不能相比的

所以说,经常艾灸的人士,极少得肿瘤

知艾者福善灸者寿

联系我们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l/8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