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肺血管病多学科会诊平台精彩

2019-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张某,男,23岁,学生。

主诉:间断发热伴呼吸困难2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2月余前(8月25日)无诱因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表现为快走或者上楼受限,伴失眠多梦,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畏寒发热,未予重视,后因症状逐渐加重(8月31日)至当地A医院胸外科就诊,行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心电图大致正常。胸部正位片示:正常。心脏超声示:未见异常。诊断考虑患者精神压力较大所致,未予处理。一周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痰以及痰中带血,活动后呼吸困难较前轻微加重,无胸痛心悸,自觉低热,测体温37-38℃左右,自行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维持约4小时即再次发热,9月4日患者至当地A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35×/L↑(3.5-9.5);中性粒细胞:7.57×/L↑(1.8-6.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2%(40-75);淋巴细胞:19.1%(20-50);红细胞:4.60×/L(4.3-5.8);血红蛋白:g/L(-);血小板:×/L(-),D-二聚体:ug/L(<);BNP:12.31ng/L(0-)。考虑“肺部感染”,先后自行口服头孢类抗菌素及静脉输液(具体不详),呼吸困难及咳嗽轻度好转,但仍有间断热。

9月11日患者抗感染治疗一周后晨起出现咯血,主要为痰中带暗红色血块,9月12日出现胸痛,右侧明显,体位变化时明显,主要表现为闷痛,无心悸,无意识障碍,无心前区憋闷感,遂于9月16日就诊于B医院呼吸科门诊;查D-二聚体示:69ng/ml(<.0ng/ml)。血常规示:白细胞:9.3×/L(3.5-9.5);中性粒细胞:6.9×/L↑(1.8-6.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8%(40-75);淋巴细胞:18.2%(20-50);红细胞:4.30×/L(4.3-5.8);血红蛋白:g/L(-);血小板:×/L↑(-)。肌钙蛋白和电解质正常。行胸部CT示:右肺炎症改变,建议抗炎后复查。诊断为“肺部感染”,建议其住院治疗,患者拒绝。3天后(9月18日)胸闷、呼吸困难较前进一步加重,伴有明显的痰中带血,初为洗肉水样,后转为暗红色,多在清晨出现,遂就诊于C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7.5°C;P次/分,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L(4-10);中性粒细胞:7.26×/L(2-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4%(50-70);淋巴细胞:20.9%(20-40);红细胞:4.40×/L(3.5-5.5);血红蛋白:g/L(-);血小板:×/L↑(-)。C反应蛋白:96mg/L(0-3)↑,血沉:78mm/H↑。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尿粪常规正常。心电图正常。痰细菌培养、抗酸染色为阴性。住院期间(9月21日)至D医院结核科就诊,行PPD试验阴性,气管镜检查灌洗液抗酸染色示:阴性,利福平快速检测组套(gene-Xpert)阴性,给予给予“莫西沙星”联合“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及化痰治疗后,咳嗽,胸闷,气喘好转,体温正常。9月23日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6×/L(4-10);中性粒细胞:4.77×/L(2-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0%(50-70);淋巴细胞:20.7%(20-40);红细胞:3.90×/L(3.5-5.5);血红蛋白:g/L(-);血小板:×/L↑(-)。9月25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炎症,较前无好转,伴出现右侧胸腔积液。遂自动出院。

滑动查看9月16日胸部CT

滑动查看9月25日胸部CT

9月26日至E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主要为心率99次/分。余无特殊。

辅助检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6.59×/L(4-10);红细胞:3.96×/L(3.5-5.5);血红蛋白:g/L(-);血小板:×/L↑(-)。血沉:24mm/H↑。CRP:54.86mg/L↑。凝血示:PT:12.2秒;PT.INR:1.06,APTT:30.3秒,Fib:5.4g/L,TT:15.2秒,DD:0.13mg/L。生化示:ALT:51U/L,AST:27U/L,CK:45U/L,CK-MB:6U/L。肿瘤标记物:CA:51.25u/ml↑(0-35);余(AFP、CA50、CA、CA、CYFRA、铁蛋白、NSE、TPSA、CEA、SCCA)均阴性。病原方面:血清结核抗体:16KDa:阴性。38KDa:阳性。T-SPOT:阴性。G试验:阴性。痰涂片染色以及培养阴性。肺穿刺组织细菌、真菌、抗酸抗菌涂片、染色以及培养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胸部增强CT示:右肺感染性病变可能,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右肺下叶穿刺涂片示:镜下见部分坏死样物。CT引导下经右肺穿刺活检病理示:镜下见均为梗死物,坏死物及少量梭形细胞,期间散在少量淋巴细胞。抗酸染色阴性。考虑肺栓塞,遂行CTPA示:右肺感染,较前比较病灶有吸收,右中下肺动脉栓塞可能。并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行下肢血管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10月8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8.12×/L;红细胞:4.13×/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凝血示:PT:11.1秒;PT.INR:0.97,APTT:33.5秒,Fib:3.25g/L,TT:17.5秒,DD:0.06mg/L。CRP:8.57mg/L↑。10月11日血常规:白细胞:8.2×/L;红细胞:4.23×/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凝血示:PT:12.9秒;PT.INR:1.12,APTT:34.2秒,Fib:4.93g/L,TT:14.2秒,DD:0.06mg/L.血气分析:PCO2:39mmHg;P02:.4mmHg。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最终诊断为“右肺炎、右侧胸腔积液、右肺栓塞”。先后给予左氧氟沙星(9-26至10-3);头孢曲松钠(10-3至10-16)抗感染,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10-7开始)等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发热减轻,胸闷气短,胸痛以及咳嗽症状均好转。10月16日出院。

滑动查看9月28日CTPA

10月17日再次出现胸闷憋气,胸痛,伴有发热,轻微咳嗽,痰少。10月19日就诊于F医院,查凝血示:PT:17.8秒,PTA:56%;INR:1.49;APTT:48.5秒。血常规示:白细胞:11.39×/L(4-10);中性粒细胞:9.33×/L(2-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9%(50-70);淋巴细胞:11.9%(20-40);红细胞:4.47×/L(3.5-5.5);血红蛋白:g/L(-);血小板:×/L↑(-)凝血示:凝血酶原时间:18秒,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55%;国际标准比值:1.5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3.4秒,D-二聚体:0.40;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2.50。NT-proBMP:11.50(0-)。血气分析:PH7.;PO2:86.1mmHg;PCO2:36.1mmHg;cLac:0.62mmol/L;BE:-0.5。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正常范围。10月20日G医院急诊科行胸部CT示:两肺炎症,右侧胸腔积液。期间仍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C之间,胸闷憋气,胸痛基本平稳。轻微咳嗽,痰少。无咯血。仍诊断为“右肺栓塞、右肺炎、右侧胸腔积液”;医院抗凝治疗,随诊。10月25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遂至H医院就诊,诊断为“肺栓塞、肺炎、胸腔积液”;入院查体:T38.5°C;P次/分,R18次/分,血压/79mmHg。余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63×/L;红细胞:4.78×/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CRP:74.65mg/L↑(10-25)、56.12mg/L↑(10-28)、68.16mg/L↑(11月5日)正常范围(0-5)。D-二聚体:ng/ml0-)。血气分析示:PH7.41;PCO2:37.3mmHg;PO2:82mmHg;Lac:1.9mmol/L;BE:-1.4mmol/L。尿粪常规正常。NT-proBNP:5pg/ml(0-)。病原方面:痰细菌、真菌涂片以及培养均阴性。连续三次痰抗酸染色均阴性。风湿免疫方面:抗核抗体、血管炎抗体谱均阴性。抗心磷脂抗体-IgG: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腹部超声示:肝内钙化灶。肺动脉CTA示:1、右肺中叶及下叶肺动脉血栓形成,2.右肺门淋巴结肿大,3.右肺胸膜下多发病变,炎症考虑,肺栓塞待排。

治疗方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q12h抗感染,氨溴索化痰,华法林4.5mg抗凝治疗12天后,仍有发热。11月4日发热至39℃。11月5日出院。

滑动查看10月31日CTPA

为求进一步诊治,11月9日我院就诊;发病来精神尚可,饮食睡眠好,二便如常,体重下降约3kg。

查体:T:37℃P:80次/分R:20次/分BP:/8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既往史:年外伤致右前臂骨折,经外固定已愈,余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请参与投票,作出你的选择:

解析将在下期公布,敬请期待!

卢朝晓高倩

赞赏

长按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l/8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