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血栓日久坐慎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

今年世界血栓日活动的主题是:知晓血栓:让生命流畅

在全球范围内,每发生四例死亡,就会有一例与血栓相关。血栓栓塞,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血栓一旦形成,将会减缓或者阻断正常的血流,甚至脱落移行到其它器官。血栓栓塞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杀手——心力衰竭、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均与之密切相关。

数字在说话

每年全球范围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接近万例。

美国每年发生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死亡,-,例。

欧洲每年发生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的死亡,-,例。

60%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之后,在院内可防可控的致死病因中居于首位。

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栓塞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种族和性别,某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血栓的风险。

高风险因素:

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髋部、膝部以及肿瘤相关手术

长期制动,包括卧床、长途旅行等

中度风险因素:

超过60岁

有血栓家族史

肿瘤,接受化疗

雌激素药物: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HRT等

其它因素:

肥胖

妊娠或分娩

吸烟

过量饮酒

王XX,男,36岁。长期伏案工作,经常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年8月18日工作后觉得左腿肿胀不适,就起来活动一下,谁知出现胸痛,接着感觉到明显的呼吸憋闷,透不了气,而且越来越重,被同事送到我院。医生检查怀疑是下肢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急送CT室检查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都被血块堵塞。

何为血栓?

血栓栓塞是一种由于动脉或静脉中形成了血凝块而导致的潜在的致死性疾病。血栓一旦形成,将会减缓或者阻断正常的血流,甚至脱落移行到其它器官。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前者是常见在腿部的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后者是血栓随血流到达肺部阻塞血管,属于一种疾病的不同时期。其中,静脉血栓发病隐匿,国内公众对其认知非常低,即便是非专科医生也不容易做出及时和正确判断。而一旦发生肺栓塞,往往非常凶险,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有所认识,并具备基本防栓意识。

血栓栓塞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

年前的10月13日,被尊为“细胞病理学之父”的德国医学家RudolfVirchow诞生。他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这一概念,并为促进医学界对血栓的认识和理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纪念他在血栓领域的贡献,同时提升公众对于血栓性疾病严重性的认识,鼓励医学界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寻求更加优化的方案,进一步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危害,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于年3月向全世界宣布,将每年的10月13日定为“世界血栓日”,以号召世界各地和不同团体团结起来,

血栓四宗罪

心肌梗死

心脏的血管之所以会出问题,在于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基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年龄、遗传等因素,动脉内壁会形成斑块,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物质的聚集,脂质沉积与一些物质会形成脂核,并在脂核表面有结缔组织沉着形成斑块的纤维帽。纤维帽较薄、脂核大的斑块容易发生破裂,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后会迅速引发血栓的形成,导致血管腔发生闭塞。没有冠状动脉血液供应的心肌细胞于是发生坏死,即为心肌梗死。

因此,治疗心肌梗死应争分夺秒,通过溶栓或急诊冠脉介入将闭塞的冠状动脉尽早开通。存活的心肌细胞越多,患者的预后就越好。当然,控制疾病最重要的还在于预防。

肢体疾患

血栓引起肢体疾患主要有三个方面:

急性动脉栓塞。血栓主要来源于心脏,一般多为有慢性房颤病史的老年病人。临床表现为突发性肢体剧痛、苍白、厥冷、无脉、麻木和麻痹。早期手术取栓治疗是挽救肢体的关键。

动脉血栓形成。一般也多为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肢体动脉硬化基础上,管腔狭窄而继发血栓形成。这类病人临床上首先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因下肢缺血产生疼痛,需休息片刻才能缓解。病情严重时,腿部疼痛剧烈,常夜不能寐,需要行外科血管旁路手术或血管腔内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多为男性青壮年,发病与吸烟、严寒、感染、外伤、激素和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腿部远端血管因内膜炎症、腔内血栓形成导致腿部严重缺血,发黑坏疽。目前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很多这类病人的肢体得以保全。因此,一旦出现腿麻、腿冷和间歇性跛行,应及时到血管病专科就诊,以避免更严重后果。

肺栓塞

肺栓塞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占肺栓塞的绝大部分,通常所指的肺栓塞即为肺血栓栓塞症。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最多见的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和盆腔静脉血栓。

哪些人容易发生肺栓塞?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恶性肿瘤、长途航空或乘车旅行(经济舱综合征)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其静脉血液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最容易发生。这样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咯血、晕厥等症状,应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脑栓塞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中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中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三大死因之一。在临床上,缺血性中风最为常见,约占中风的60%—80%。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脑血栓形成,它是由于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常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增高、血小板等凝血因子在血管内凝聚成块,则形成脑血栓;一种是脑栓塞,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脑血管引起脑栓塞。导致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大动脉或心脏。

世界血栓日,你动起来了吗?

预防大于治疗

“血栓预防远远大于治疗。三个建议,即动起来、多喝水、穿弹力袜(又称“抗血栓袜”)。多活动,有助于血液回流;多喝水,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穿弹力袜,则是借助外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心脏。血液在静脉血管里流动,就好比水在河里流动。河道有泥沙,血液有血细胞;河道有大坝拦截,血液也有瓣膜控制开关,弹力袜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静脉瓣膜的功能正常,减少下肢静脉淤血形成。

如果实在受条件限制,不得已要久坐,尤其是弯着膝关节,最好花一点时间站起来,伸展腿部,并且在原地走动一下,有助于健康的血液循环。即使不能站起来,也可坐着做勾伸腿或勾伸脚尖的动作,同时还可配合提肛运动,对盆腔静脉回流很有帮助。

还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小腿肌肉没有得到运动,腿部的血液流动减慢,静脉血管瓣膜无法正常关闭,血栓会慢慢堆积。所以,家属要随时给患者按摩腿部肌肉,帮助肌肉运动,改善血液循环。

总而言之,生活中所有人都要有“防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动”起来,坚持定期的规律运动能让血管更强健。还有,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果蔬,减少肉类和油脂的摄入。如果饮食太过油腻,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得过多,容易增加发生静脉血栓风险,因为血液黏稠是其形成主因。只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远离血栓性疾病并不是一个难题。

 

长期伏案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越来越多,经常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对许多人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在久坐之后如果出现胸痛、憋闷,且越来越严重时,千万别有“休息一会儿就没事了”的想法。别犹豫,立即拨打“”!长期久坐可造成腿部静脉内的血液淤积、凝固而形成血栓,当血栓到达肺动脉血管时就可能形成肺栓塞,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如果肺动脉血管一下子全部被堵住,那是很难救治的。当然,动脉血管栓塞的程度各有不同,如果只是少量的动脉小分支被堵,也可能没有症状,堵得稍多一些会出现胸痛,再多一些会出现憋闷,透不了气。如果动脉主干和大分支被堵,那就比较严重了,及时疏通被堵塞的血管就成为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简介:

周桃元,男,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南省中医心血管学会及永州市心血管学会委员,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医院心血管内科,每年都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学术会议2-3次,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治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十余篇。........................................









































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
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zz/1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