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第三人民医院专家提醒警惕沉默寂静杀

2016-11-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随着生活中危险因素,尤其是获得性因素的增加,发生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概率明显上升,但这个隐匿而又凶险的杀手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医院急诊科连续成功抢救了2名肺栓塞患者、据悉,该2名患者的抢救得益于三院医护人员早期的识别病情发展、及时有效的干预,使命悬于一线的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据了解,近日上午,一名中年男性抱着一名突发晕厥伴呼吸困难的女性患者急匆匆的来到急诊科,家属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求助,急诊科医务人员连忙上前迎接及时并安置抢救床救治,这时患者全身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四肢发绀,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即时血糖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急诊内科医生考虑患者病情十分危重,立即呼叫急诊危重病人急救小组团队成员到位,此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为71%,血压测不出,医生再次详细询问病史获悉,患者女性51岁,在15天前有右下肢骨折手术史,目前已经出院在家休养,由于在家修养期间长期坐立不动,今天早上入厕时突然晕倒在地、意识丧失,患者家属听见后及时冲进厕所后大声呼叫及刺激患者,几分钟后病人苏醒,但醒后患者呼吸急促、胸痛、烦躁不安、惊恐伴有濒死感,故家属急送三院急诊科。

为改善氧合状况立即改面罩高浓度吸氧,检查血气分析、血常规、监测D-二聚体、凝血功能、床边心电图、X线胸片、床边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此时床边心电图提示:V1-V4导联非特异性ST-T改变、经典的SIQШTⅢ,征(即I导联出现明显的S波、Ш导联出现大Q波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扩大、室间隔左移和运输异常;血液监测报告危急值D-二聚体ug/L;血气分析提示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急诊内科危重症抢救小组成员结合病史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考虑为肺栓塞,并及时报告业务院长蔡立斌及医务科主任到急诊科参与抢救,邀请心内科专家会诊协助救治,但是患者血压只有74/40mmhg考虑心源性休克,遵医嘱予以多巴胺及重酒石酸间羟胺微泵注射,积极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液供应,根据抢救组专家的会诊意见,建议立即溶栓治疗。经过跟家属详细的沟通后,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及时溶栓,经过积极溶栓处理后,患者血压渐渐恢复正常、呼吸困难缓解、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经过3个小时的病情稳定期后送入ICU进一步治疗。

  据三院专家分析,该患者有典型的PTE获得性高危因素: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治疗性制动,加上患有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疾病,该患者大面积肺栓塞伴休克的抢救成功,归结于急诊科医务人员及时敏锐的病情判断能力和内科危急重症的临床救治水平,以及争分夺秒的紧急有效救治。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对于发生DVT危险因素的人群,医生指导大家应避免增加静脉血流淤滞的行为,如长时间的坐位、特别是架腿而坐、穿束膝长筒袜后长时间站立不活动;高脂血症、糖尿病病人等导致高血液凝固性病史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有血栓形成倾向时要尽早使用抗凝剂防止血栓形成;鼓励长期卧床的患者在家中要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必要时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被动运动时将腿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以促进下肢静脉的回流。

最后,专家提醒大家,肺栓塞是一种征兆不明显,却来势汹汹而致命率很高的血管性栓塞疾病,其中高龄、高脂血症、下肢外伤或手术、长期久坐不动、妊娠等均属于高危险人群,建议这些高危险人群平时要注意多喝水以增加液体摄入,防止血液浓缩;如实在无法活动,可以转动脚踝关节,使小腿肌内不断收缩及放松,促使血液回流避免血栓形成。(通讯员吴群华)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js/1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