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心脏猝死
2018-2-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阅读原文”去注册,有惊喜!
重疾不重李医生导读---心脏猝死在中国占据的死亡比例越来越大,有研究发现,很多因心脏猝死的病人都有一共同特点,这一发现在心脏猝死的预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究竟是什么发现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的为猝死,而多数学者主张,将发病1小时以内的死亡定义为猝死。许多疾病、剧烈运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造成猝死,而其中80%~90%的猝死源于心脏的毛病,我们称其为心源性猝死。
在心源性猝死中,有一多半是冠心病导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大血管堵塞。它会造成整个心脏急性大面积缺血、坏死,然后心脏马上会停止泵血,导致死亡。除了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恶性心率失常、重症心肌炎等,都是心源性猝死的病因。而心脏以外的肺梗死,也是一个恶性的致死病因。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兆并不多,特别是有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兆。也正因如此,猝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好,不太在意健康状况,有点儿难受的感觉,通常不会立即就医,而一旦出现恶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还有一种心源性猝死是由于恶性心率失常造成的心率紊乱,发病时,没有疼痛的感觉,更加让人猝不及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心脏跳动突然紊乱,导致其没能有效地射血,进而打断脑供血,以致所有的器官供应被打断,包括心脏自身。如果救助不及时,人马上就会不行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救治的时候提出一个观念,叫尽早除颤。一些公共场所装有自动除颤器,无论是不是专业人员,只要按照说明使用就能自动除颤。对于可能猝死的病人,盲目除颤也是有价值的,是可能被救活的。
重疾不重李医生提示---很多心脏猝死的人都会发生一些体征,所以心脏病人以及其家属一定要严密观察病人的所有行为,一旦有异常出现要及时就医。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除了基因、性别、年龄这些不能改变的因素外,还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生活习惯(如吸烟)、体重、运动等,这些是我们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能够大大减少猝死风险。
重疾险3D训练营7月17日-7月19日北京站
7月24日-7月26日广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