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最沉默的杀手,预防为主,介入为辅
2019-3-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想看干货文章,戳左边绿色按钮吧
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其结果是致命的。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一、血管为什么就堵了?
无论是哪里的血管堵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血栓。
血栓通俗的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
1、血栓在脑部:脑梗
2、血栓在冠状动脉:心梗
3、血栓堵塞到肺部:肺栓塞
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脑梗塞、下肢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最令人震惊的是,99%的血栓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医院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等一切指标正常,却在人们不知不觉或自以为心脑血管没问题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二、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
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一些,但静脉血栓曾经被认为是少见病,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动脉血栓
心梗、脑梗的根源
我们最熟悉的心梗、脑梗的根源就是动脉血栓。
目前国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
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延庆介绍,心梗和脑梗一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
2、静脉血栓
“隐形杀手”,无症状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阮长耿教授指出:
“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
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二附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卫介绍,静脉血栓之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在于它最可怕之处: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
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主要因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静脉曲张的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者、感染的患者、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孕妇等都是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
发生静脉血栓后,轻者静脉出现发红、肿胀、发硬、结节、痉挛性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溃烂、肌肉萎缩坏死,周身发热,患肢剧烈疼痛,最后可能面临截肢。
另外如果血栓游走到肺,堵塞肺动脉而成肺栓塞,会危及生命。
3、记住一个字,一生无栓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辰指出:“事实上,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4、长期久坐最易诱发血栓
过去医学界认为,乘坐长途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发现,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医学专家把这种病称作“电子血栓”。
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
所以,建议上班族们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走动,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
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
5、走路动起来从头到脚防血栓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三、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则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
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
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次。(身体极好者可达到次;身体不好者不要超过次,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如果觉得“三五七”原则太难记,那就记住一句话: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甚至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血栓是隐蔽杀手,99%的血栓没有任何征兆!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四、介入治疗血栓
血栓分为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因为动静脉血流流向不同,血栓介入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动脉血是从心脏流向主动脉再向外周流动,血栓多为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介入方法为动脉顺行插管到血栓部位,可以用局部药物溶栓,可以局部抽吸血栓,可以机械取栓,动脉有严重斑块狭窄的部位一般需要植入支架将闭塞的血管开通,我们最常见的心脏支架植入就是动脉血栓的一种。
除了斑块破裂以外,另外一个动脉血栓的常见原因是房颤,房颤可以形成左心房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可以飘落到外周各个脏器,导致脑血栓,肠系膜拴塞等等,对于高危的房颤病人,必须按照医生嘱咐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对于部分高龄以及有出血倾向不能应用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可以行左心耳封堵治疗防止血栓脱落。
静脉血栓分为浅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浅静脉血栓比较表浅,血管也比较纤细,形成的血栓也很小一般不需要介入治疗,危险的是深静脉血栓(DVT),因为静脉血是回心的,流向心脏的方向,深静脉很粗大,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血栓会顺着血流飘向心脏方向,从右心房到右心室再到肺动脉,形成肺动脉拴塞(PE),严重的肺栓塞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心衰,休克,猝死!因而医生对深静脉血栓的及时介入治疗相当重视。
一般静脉血栓治疗常见的是在静脉血栓的近心端(一般为下腔静脉)植入滤网,防止脱落的血栓流向心脏及肺动脉,从外周静脉逆行穿刺到血栓部位,进行局部溶栓或者取栓,部分严重急性肺栓塞或者深静脉血栓患者也可以外科手术取栓。
深静脉血栓危害严重,所以预防是关键,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原因:1.血管壁损伤;2.静脉血流阻滞;3.高凝状态。尤其见于高龄,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孕妇,最重要的预防办法就是避免长期卧床,适当锻炼,还有部分患者需要口服抗凝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