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有六怕!你知道吗?

2016-10-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肺有六怕!你知道吗?

《黄帝内经》说:“肺者,气之本”。人的生存需要肺时刻不停地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可是日常生活中,肺也有自己最怕的敌人,知己知彼,才能高效护肺。1,肺怕燥。

肺五行属金,与秋气相通。秋天气候干燥,易耗伤津液,故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秋季养生应固护肺阴,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应多食蜂蜜、银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浆等以润肺养阴。

2,肺怕寒。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之下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3,肺怕热。中医讲“肺为娇脏”,它既怕寒又怕热。肺受热后容易出现咳、喘(气管炎、肺炎)等症状,如果肺胃热盛还可能导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4,肺怕悲,忧。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黄帝内经》说:“悲则气消”,“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或导致肺气运行失常。《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由于长期忧愁悲伤郁积,以致患肺疾而终。因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保护肺脏是极为重要的。5,肺怕雾霾,烟气刺激。

中医学认为,胸中为“上气海”,丹田为“下气海”,气之所以能够运行于全身,依赖肺气的推动作用。肺气还能贯注于心血管,帮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肺为“清虚之脏”,但雾霾、长期吸烟、二手烟不时伤害着它,导致肺泡内痰饮积滞,阻塞气道,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上下气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环。

6,肺怕大便不通。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经络相通,关系密切。具体来说,大便通畅有利于肺气下行。比如小儿患肺炎时,如果大便不通,则热毒不能下泻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会明显加重。所以治疗时都会兼顾通导大便,以使病情减轻,病程缩短。平时宜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仅能润肠通便,还具有养肺利肺之功。

不排出“五毒”,身体会出大问题的!阳气足,百病除

中医理论认为,阳气足,百病除。

阳气虚,外邪入侵,身体则会出现各种问题。引起阳气不足的原因有内因(情绪)、外因(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当阳气不足外邪入侵,体内“五毒”堆积,身体则会出现各种问题。

寒;体寒是万病之源

体寒是万病之源

身体受寒,血液循环差,毛孔收缩,体内的寒排不出。日积月累,我们的身体轻则会出现:四肢关节疼痛、肩颈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重则会出现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最后则会发展为关节炎、静脉曲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不孕不育等。

疼痛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瘀;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

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

如果长期体温低下,气血流通受阻,血液中的污染容易聚集,脏腑活动能力降低,血液和脏腑内的垃圾不能够排泄或消耗,引起体内垃圾的堆积,则会出现瘀斑、肿块、出血等主要特征,以疼痛的方式表现出来。长期不排瘀,则易引发冠心病、肺心病肝脾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肝硬化等病变。

痰;

水湿凝结成痰

水湿凝结成痰

严重的湿症,水湿停留在体内,日积月累凝结成痰,沉积的时间越久则越易滋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动脉硬化、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肥胖症等疾患。更易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糖尿病等疾病。

堵;

身体堵毒堆积

身体堵毒堆积

身体长期受寒湿影响,气血瘀滞不通,进而堵塞。最后形成静脉曲张、血栓、结石、囊肿、增生、肌瘤等,身体机能下降。

痛;

痛则不通,痛则不痛

痛则不通,痛则不痛

中医讲,气血受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疼痛是肌体处于危险的信号,如刺痛、灼痛、绞痛、钝痛等。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wh/1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