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栓塞,这些防栓常识中老年人一定要知道

2017-4-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你可能听说过心肌梗塞、脑卒中、动脉闭塞、肺栓塞,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疾病:血栓性疾病。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引起的各种疾病称为血栓性疾病。这类疾病具有高发病、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的“四高”特征,在我国,患者总人数已达万以上!

为什么血管里会有血栓

  人体的血液中有凝血与抗凝两大系统。正常情况下,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血液保持一定黏度,并能顺畅流动。当这种平衡局面因某种原因被打破,且凝血系统占优势时,血栓便乘机形成。

  具体来说,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管或心脏内膜表面形成的血液凝块或沉积物,它可以发生在血管中的任何地方,导致血液流速变慢,甚至流动停止。

什么原因造成了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异常(血流淤滞)、血液成分异常(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因素。

血管内皮损伤主要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血管功能发生变化的疾病相关;血流异常主要与高血脂、高血糖等导致血液黏度发生变化的疾病有关;血液成分异常主要与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性凝血异常等血液成分改变有关。

血栓性疾病的严重危害

  血栓是血管中的血凝块,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游走,如果到了血管分支或较细的地方,血栓会像塞子一样堵住小血管,导致相关的脏器血流供应减少或者完全阻断血流供应。

血栓堵住脑血管就会导致脑卒中,堵住冠状动脉就会造成心肌梗塞,堵住肺部血管就是肺栓塞,堵到腿上的深层静脉就是深静脉血栓……每一种疾病都会带来足以致命的后果。

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50万。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和。

在中国,血栓性疾病形势也同样严峻,但目前还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不过,单以中国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规模估算,血栓性疾病致死人数应该远超欧洲与美国。

哪些人群易得血栓性疾病

  静脉血流滞缓的人群。长时间卧床、久坐、喝水减少,都会导致全身血流减慢,容易发生血栓。

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老年人普遍运动量下降,全身血流普遍减慢,血液黏稠度高。

下肢静脉曲张人群。这类人群下肢静脉血流比正常人缓慢,血小板与血管内膜接触机会增多,就有可能沉积黏附在血管内膜上,继而形成静脉血栓。

“三高”人群。三高人群(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基础代谢异常的人群等,这类人群具有多种促进动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使血管发生损伤。

吸烟人群。吸烟可以引起血管痉挛,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栓。

孕妇。膨大的子宫影响静脉回流,同时,孕期的血液会呈现出长期的生理性高凝状态。如果怀孕合并肥胖或者高龄(年纪大于35岁),在妊娠期发生血栓的风险更是大幅升高。

另外,静脉输液、外伤、感染、避孕药、止血药、脱水剂的使用等,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怎样预防血栓性疾病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久站,坐或站一段时间后最好走一走,让下肢肌肉收缩和放松,促进血液循环。躺下时或坐下时可以有意识地把脚抬高一会,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戒烟。吸烟者应积极戒烟,以防止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低脂、低盐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穿弹力袜。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包括因工作或生活习惯长期久坐久站的人,如外科医生、营业员、司机、伏案工作者等,建议穿弹力袜预防静脉血栓。

使用抗凝药物。“三高”人群、外伤、感染、骨科术后,以及肿瘤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一些抗凝药物。

情绪调节。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每天健走一万步可缓解精神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spm.com/ynyyf/6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