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手术后要怎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2019-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当血栓脱落,血栓随着血液的流动而游走,致使肺栓塞而威胁生命。
哪些因素导致手术后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
(1)临床大手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引起下肢血流缓慢,为常见的原因。
(2)部分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为最重要的原因。
(3)因手术、外伤、反复穿刺置管或输注高渗性液体、刺激性药物等致血管壁和血管内膜损伤。
怎样辨别是否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1)自觉小腿部肌肉疼痛和肌肉紧张。
(2)下肢出现水肿,按压有凹陷。
(3)沿着静脉走向触碰疼痛,可触摸到条索状变硬的静脉。
(4)小腿部局部皮肤温度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有何危害?
(1)患肢肿胀疼痛,无法正常活动。
(2)局部皮肤瘙痒、色素沉着,严重时可能导致溃疡、坏疽。
(3)血栓与血管壁无紧密粘连,易脱落,可导致肺栓赛,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表现,有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临床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临床大手术后、极度虚弱等原因需要长期卧床需要制动的患者,加强床上活动:床上翻身、下肢屈伸运动、抬高下肢。
(3)高危患者,下肢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袜、气压治疗;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4)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预防性的应用抗凝药物。
(5)戒烟。
(6)进食低脂、高纤维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马云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