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处暑到,初秋养生朝这看老中医的
2016-9-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提示:点击上方"中国象山港站"↑定阅本号
老中医是怎样照顾家人的?全国名老中医、河南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新志有很多实用的小方法。今天把他的调理小秘方公然给大家!
1.老寒腿:有个泡脚方
家父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酸、麻、胀。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就是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的那种。当天晚上,父亲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泡脚,居然香香地打起呼来了。
在父亲泡脚时,我还给他开了个处方:
威灵仙、伸筋草各30克
桑寄生、当归、丹参、鸡血藤各0克
白芷1克
秦艽、苏木、羌活、独活各15克
每天晚上把药熬好后,把药渣捞出来,在药汁中加入适当热水就可以泡脚了。嫌这样麻烦的话,也可用开水把这些药材泡上半小时,用药汁泡脚,但药效会差一些。
.血压高:吃核桃和大枣
岳父年轻时做事雷厉风行、凡事总不愿意落在人后,他脾气自然也不小,他老人家60岁那年被查出有高血压。
常常有人问我,平时会给岳父带甚么好吃的,我都会说,“啥也不带,带仨核桃俩枣就够了。”
很多人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历代医书对核桃的保健作用都极其推重,有通经络、润血脉的效果,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而大枣可以养脾胃、润心肺,也不是普通之物。
除服降压药外,每天固定吃三个核桃和两枚大枣,时间1长,岳父之前病歪歪的身子骨现在也强健了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核桃和大枣做成红枣核桃粥食用。每天一碗,既安神,又养脾补胃。
3.浅表性胃炎:喝道养生汤
有一次堂弟心急火燎地赶到我家,说他家老爷子近来一直感觉烧心、胃里有梗塞感,整天长吁短叹、愁眉不展的。
到医院做了个胃镜检查,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吃了半年的药,吃得老爷子闻到药味就想吐,结果,还是没治好。
我听后,感觉这病仿佛和胃炎没多大关系,和老爷子聊了聊,请他放宽心,老爷子的胃就舒服多了。其实,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经过一般医治都可康复。如果您依照医嘱吃了一段时间还没好转,就要多养养脾胃了,学做一道养生汤。
乌贼骨30克
煅瓦楞15克
萝卜克
排骨克
先将排骨煮熟,再把准备好的乌贼骨、煅瓦楞、萝卜一起放进去,煮熟便可,一天两次,不但可以医治腹胀胃酸,还能抚慰脾神,少想点事儿。
4.减肥:吃点冬瓜粥
从中医上讲,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根据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痰湿的人多是由于脾虚湿阻而至。为胖患者们推荐一道清热利湿的食疗方,冬瓜粥。
选鲜冬瓜克或冬瓜子15克,大米克,生苡仁50克,做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用鲜冬瓜的话,只要将瓜皮上的白霜洗掉便可,不要把皮切掉。煮汤的时候把冬瓜连皮切成薄片,大米淘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便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略加点盐。
这道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每天中午或晚上坚持喝上一小碗,喝上个把月,效果就会出来了。
5.太瘦了:喝点山药粥
有些人减肥,就有人想增肥,特别是一些怎样吃都不胖的人,瘦如竹竿,想长肉,那怎么办呢?
一个人的脾胃功能下落,运化功能不强,必定致使他的肌肉不丰腴、肢体乏力、身体消瘦。因此,体形过瘦的朋友要想增重,必先健脾。山药滋补脾、肺、肾,并且药性平和,
因此,脾胃衰弱要吃山药粥。选山药克,洗净切片,与克粳米一起煮粥食用。
门诊中一名老太太,7岁的时候体重唯一36千克。虽然做了很多检查,但没有发现甚么问题。我让她回家后坚持每天喝点山药粥。两个多月后再见到她,老太太的体重就回升到了40千克左右。
6.止咳平痰:杏仁是好手
我有一个侄女,4岁的时候面色淡黄,常常咳嗽个不停,还多痰。我让她每天吃十粒炒杏仁。
吃了一个月,她不但咳嗽没有了,脸色也变得红润了。
杏仁入脾、肺、大肠经,能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
杏仁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做成零食,比如,炒杏仁,也可以做成杏仁茶、杏仁粉,还有的人做菜的时候,还把杏仁当做调味品使用。
7.口腔溃疡:喝甘草泻心汤
8.治背痛:用失笑散
我每次到附近公园去漫步,都会碰到一个老人家,整天拿着小木锤边走边敲背。得知他是由于背痛的原因,我就告知他两个小方法,让他每天坚持使用。一个月后再见他,他已把那个用了3年的小木锤完全抛弃了。
一个小方法就是:沿着脊柱两侧进行推拿。让老人趴在床上,家人用手掌,沿着脊柱及两侧(距离脊柱0.5~1cm处)从上到下按揉,10次左右就可以,然后再双手握拳,把大拇指伸开,用大拇指指端沿脊柱两侧,次数可以根据老人的感觉来定。
另外一个小方法,就是去药店买五灵脂、蒲黄各10克,把药磨成末状;然后放入50毫升酽醋中熬成膏状,再加入毫升水,熬制毫升。每天早晚服用,就可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这个医治背痛的方子,就叫“失笑散”。
9.肩周炎:甩胳膊画圈
10.嗓子干痒:用温水熏一熏
一天夜里10点多,邻居家的老太太找到我,说:“明天就要参加区里的合唱比赛了。没想到,今天我的嗓子又干又痒,总会不自觉清嗓子。”
我笑着说:“教您一个方法,不用吃药打针,用了一准好。”
我给老太太找了一个水杯,在水杯中倒入大半杯热水(水温不超过50℃),让她对着杯子大口吸气。老太太吸了大约5分钟,感觉水凉了,我就帮她换了一杯热水。在换水的进程中,她明显感觉嗓子没之前发干、发痒了。
如果出现嗓子刺痒、干疼、有灼烧感或需要不停地清嗓子等情况,就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固然,水温不要超过50℃,感觉咽喉部舒适时水温最为适合。如果水温太高,它所释放的热气会伤害到口腔黏膜。
11.调理坏脾气:揉太冲穴
1.泻心火:劳宫穴效果最好
我有一名朋友,他在年轻的时候非常谦逊温和,但是人老了以后反而变成激进派了,看甚么都不顺眼,常常拍桌子。后来他由于生气,医院,医生抢救了4五个小时,放了两个支架才化险为夷。
后来我告知他的家人,每天沿着心包经上的几个穴位为他进行推拿,每个胳膊推拿5分钟,尤其是手掌上的劳宫穴,一定多按揉一些时间。后来朋友的心火下落了很多,全部人的性情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跟我交换时,觉得这个方法很奇异。
中秋节又快到了,许多子女不知为父母送些甚么礼物好。
其实,不如学点实实在在的中医保健方法,比如帮父母泡泡脚、做一道养生汤,既可以帮父母取得健康,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子女关爱,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8月3日)是农历七月廿1,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古语中,“处”字有“止、退隐”的意思,因此“处暑”意味着“暑热消弱”。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即来,暑热将退。可以准备迎接凉爽的秋季了!
处暑养生有妙招虽然处暑到来意味着盛夏的结束,但是“秋老虎”的威力还是不可小觑,而季节交替之时也是各种病症的多发时期。那处暑之时该如何保证身体健康呢?
1心态平和图片来源:养生健康
心情是养生之首。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处暑时节尤其重要。这部份主要是保持心静,收敛情绪,不烦躁,少亢奋,重视及时调理心情。
在秋燥盛行之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稳定的情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调理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适当增减衣物图片来源:新华
老话说“春捂秋冻”,意思就是,进入秋季以后没必要急着增加衣物,不要天一冷就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而且初秋是“冷”,并不是“寒”,可以适当忍受。
而且,这对适应与抗御冬季的寒冷都有很大的好处,比较符合季节之间的“惯性原理”。
3饮食少辛增酸图片来源:新华
初秋的气候逐步干燥,最容易对肺部造成损伤,所以,加强保护尤其重要。一般来说,处暑饮食应“少辛增酸”,即少食辛辣,多吃酸食。
饮食上更加重视平淡润肺,像葡萄、桃、苹果、石榴等都是很合适处暑吃的水果。另外,吃鸭子也是处暑时节的1大风俗。
4来一杯凉茶图片来源:中国天气
处暑煎凉茶的风俗早在唐朝就开始流行,至今长盛不衰。煎凉茶意在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如果感到口干舌燥,可以以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不过,凉茶虽好还是不要贪多,由于此时暑热渐消,而凉茶苦寒。
5早睡早起图片来源:养生健康
所谓“春困秋乏”,秋季养生首先调剂的就是睡眠时间,宜早睡早起。早起会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很有好处。早起还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6适当运动图片来源:光明
秋季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秋季其实不合适做较大运动量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衰弱的人群。
如果要运动,最好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当运动锻炼,到周身微热但还没有出汗的程度时,就可以停止了。
处暑吃鸭子!有口福了!固然,除养生,处暑还有一些广泛的风俗,比如徒步、吃鸭子等等。说到吃鸭子,那可真是一个长长的菜单,好吃的菜式简直多到口水流成河!
处暑吃鸭风俗食谱1:薏米仁炖鸭
图片来源:养生之道
材料
鸭肉克,薏米40克,冬瓜克,猪瘦肉克,生姜、黄酒、精盐、葱、胡椒粉、猪油、鲜汤适当。
做法
鸭肉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切长方块。猪瘦肉洗净切长方块。冬瓜去皮洗净,切长方块,生姜洗净拍碎,葱洗净切成段,薏米淘洗干净。锅中放油烧至七成熟,放入葱姜炒出香味,下薏米煮1小时,再下鸭肉、猪肉、精盐、胡椒粉,继续炖煮,待七成烂时放入冬瓜块,煮至烂熟便可。
处暑吃鸭风俗食谱2:处暑百合鸭
图片来源:东方
材料
鸭子、百合、芡实、姜和盐。
做法
将百合和芡实洗净,将宰好的鸭子切块,汆水捞起,煮沸的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上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就完成了。
处暑吃鸭风俗食谱3:海带马蹄鸭肉汤
图片来源:大众养生
材料
鸭半只、海带、马蹄各00克,生姜、食盐少量。
做法
把鸭子去头及内脏,切块,在沸水中飞水;海带用水洗净、泡发;马蹄洗净削皮;在沙锅中装水,将鸭子炖至半熟,再加海带和去皮切块的荸荠和姜片;用小火炖熟,捞去浮油,再食盐调味即食肉喝汤。
来源:健康时报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