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静脉窦血栓形成微创介入治疗一例
2017-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患者,女性,36岁,怀孕6个月,剖腹产后第10天。
术前:
▼术前DWI:有静脉性脑梗塞
▼术前ADC:
▼术前MRV提示上矢状窦完全闭塞,左侧横窦、乙状窦充盈不良。
▼术前MRV:
▼术前造影和MRV一致:
术中:
▼8F-Guiding导管+6F-Navien导管到位,微导丝选入上矢状位窦内。
▼Solitare6mm-30mm支架放于近端窦汇处,血栓中,5分钟后取栓。
▼取栓后再次,微导管到矢状窦:
▼第一次取出的血栓:
▼第二次取栓:
▼血栓:
▼血栓堵死了静脉窦远端:
▼正位造影:
▼微管造影:
▼导丝,支架位置:
▼支架释放:
▼确定微管位置:
▼第三次血栓:
▼第三次取栓后造影,窦通畅,下矢状窦显影延迟,说明上矢状窦通畅了。
▼正位:
总结:
静脉窦血栓入路比动脉路径要困难的多,可以采用的手段以往主要是接触性溶栓、球囊扩张,手术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进步,我们配合中间导管、可回收支架取栓技术、接触性溶栓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开通率,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来源:神经介入在线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