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介入治疗
2017-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的凝结。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
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初期的表现
静脉血栓在早期最常见的表现是一侧肢体突然肿胀,先出现小腿肿,再累及大腿下肢深静脉血栓初期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并无症状。
急性期主要表现
疼痛、下肢肿胀、代偿性浅静脉曲张、全身反应。
病情加重后表现
患肢疼痛加重。晚期后,趾甲畸形增厚,肢体出现异样感觉,如:烧灼、针刺、麻木,患者全身反应强烈,伴有高烧、神萎、从指端到小腿出现组织坏死,恶臭流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据统计,其死亡率约10%。如果治疗效果不佳,经常会遗留下肢深静脉阻塞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后遗症影响生存质量,血栓脱落而发生肺栓塞,危及生命。
4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介入治疗方法
1.有经导管溶栓治疗
2.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3.球囊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具有如下优势:
安全性:对长段急性血栓介入治疗前置入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经导管药物溶栓,降低抗凝剂和溶栓剂的用量,减少并发症。
时效性: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时作介入处理,以缩短病程,提高管腔完全再通率,降低瓣膜功能不全、血栓复发率,尽量阻止病程进入慢性期和后遗症期。
综合性: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采用数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
长期性:在综合性介入治疗后,宜继续抗凝6个月以上,定期复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
◆长摁指纹→识别图中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