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一药物递送系统之靶向制剂下
2016-12-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
11月1日
第5章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第三节靶向制剂(下)
三、微球(★☆☆)使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通常也称为纳米球,属于胶体范畴。
静脉注射给药是微球被动靶向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通过控制微球的粒径来实现药物的靶向性。
注入静脉的微球混悬液随血流运输,先同肺部毛细血管网(直径为3~11μm)接触:
①粒径3μm以上的微球会被肺部有效拦截;
②3μm以下的微球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清除,集中于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组织,最终到达肝脏。
③12μm以上的微球可暂时或永久地阻滞于毛细血管床;
④0.1μm以下的微球可以透过血管细胞的间隙离开体循环。
(一)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1.分类
根据靶向性原理,分普通注射微球、栓塞性微球、磁性微球和生物靶向性微球。
2.特点
(1)缓释性:药物通过包封于微球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达到延长疗效的目的;
(2)靶向性:静脉注射的微球,粒径小于1.4μm者全部经过肺循环,7~14μm的微球绝大部分停留于肺,3μm以下的微球大部分停留于肝、脾;
(3)降低毒副作用:粒径在制备过程可加以控制,达到靶向目的,令药物到达靶区周围,很快升至所需的药物浓度,可降低药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3.质量要求
(1)粒子大小与粒度分布;
(2)载药量;
(3)有机溶剂残留检查;
(4)体外释放度。
(二)微球的载体材料和微球的用途
1.微球的载体材料
埋植型、注射型缓释微球制剂的可生物降解骨架材料主要有如下两类:
(1)天然聚合物:如淀粉、壳聚糖、葡聚糖、白蛋白、明胶等。
(2)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PLA)、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PLGA)等。
2.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
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通常有三种情况:
①溶解于微球内;
②以结晶态嵌于微球内;
③镶嵌或吸附与微球表层。
3.微球的用途
(1)抗肿瘤药物载体;
(2)多肽载体;
(3)疫苗载体;
(4)局部麻醉药实现长效缓释。
(三)微球存在的问题
载药量有限,用药量大的药物难制成微球注射剂。
药物自身性质、载体材料、制备工艺会影响微球质量。
微球产业化问题,如无菌或灭菌条件,突释现象的控制,有机溶剂残留等。
(四)典型处方分析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利培酮1g
PLGA适量
利培酮为主药,PLGA为生物可降解载体材料。
四、微囊(★★☆)微囊是指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囊材中形成的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简称微囊,粒径在1~μm。
粒径在0.1~1μm之间的称亚微囊;粒径在10~nm之间的称纳米囊。
(一)特点与质量要求
1.特点
(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
(4)可制备缓释或控释制剂;
(5)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6)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
(7)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
2.质量要求
(1)微囊的囊形
形态为球形或类球形的密封囊状物,可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采集照片。
(2)粒径
不同微囊的粒径不同,供肌内注射用的微囊粒径应符合混悬注射剂的规定;用于静脉注射应符合静脉注射的规定;供口服胶囊或片剂,粒径可在数十至数百微米之间。[张扬2]
(3)载药量与包封率
微囊的载药量=微囊内所含药物重量/微囊总重×%
包封率=微囊内所含药物重量/(微囊内所含药物重量+介质中的药量)×%
(4)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
为能够有效控制微囊中药物的释放规律以及起效部位,一定测定释放速率。
(二)药物微囊化的材料
1.囊心物
除主药外还可加入附加剂,如稳定剂、稀释剂、阻滞剂、促进剂、增塑剂等。
囊心物可为固体或液体。通常将主药何附加剂混匀后进行微囊化,亦可先后进行。
2.囊材
(1)天然高分子囊材:是最常用的囊材和载体材料,稳定、无毒,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包括:
(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半合成高分子囊材多系纤维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酞酸酯,其特点:毒性小、黏度大、随成盐而溶解度增大。
(3)合成高分子囊材:合成高分子囊材有非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两类。
具体分类如下表所示
表5-15
药物的囊材
天然高分子囊材
①明胶
②阿拉伯胶
③海藻酸盐
④壳聚糖
半合成高分子囊材
①羧甲基纤维素盐
②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
③乙基纤维素
④甲基纤维素
⑤羟丙甲纤维素
合成高分子囊材
非生物降解且不受pH影响的囊材有聚酰胺、硅橡胶等
非生物降解但可在一定pH下溶解的囊材有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等
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如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
PLA和PLGA是被FDA批准的可降解材料,而且已有产品上市
(三)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1.释药机制
(1)药物透过囊壁扩散:属于物理过程;
(2)囊壁的消化降解:属于生化过程;
(3)囊壁的破裂或溶解:属于物理化学过程。
2.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表5-16
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因素
说明
药物理化性质
囊材相同时,药物在介质中的溶解度愈小,释放愈慢
囊材的类型及组成
不同的囊材形成的囊壁具有不同的孔隙率和降解性能
常用囊材形成的囊壁释药速率依次为:明胶乙基纤维素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酰胺
微囊粒径
囊膜材料和厚度相同时,微囊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释药越快
囊壁厚度
囊材相同时,囊壁越厚释药越慢
工艺条件
不同工艺条件制得微囊,其释药速率也不相同
释放介质
其pH或离子强度影响囊壁的溶解或降解速度,影响释药速率
(四)典型处方分析
吲哚美辛微囊
吲哚美辛1.2g明胶1g
阿拉伯胶1g10%醋酸溶液适量
37%甲醛溶液1.6ml
吲哚美辛为主药,明胶和阿拉伯胶是两种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囊材,醋酸溶液将明胶溶液调至等电点下(pH约3.8~4.0),甲醛溶液作为固化剂,使囊膜变性固化制得成品。
阿虎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