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
2021-9-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妇科手术后易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即术后血流缓慢、各种原因所致的血管壁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初期可表现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出现腓肠肌部位疼痛及压痛,部分患者可向上蔓延累及髂静脉和股静脉,出现下肢肿胀、皮肤发白,伴浅静脉曲张、腘窝或股管部位有压痛。进而发展为下肢深、浅静脉广泛受累,表现为下肢青肿。如果并发感染,可出现发热、畏寒、心率加快等表现。
脱落的血栓会随着血流异位至全身各个脏器,较常见的有肺部、脑补、肠系膜血管及冠脉血管,引起肺栓塞、脑血管梗死、肠系膜血管梗死等严重不良后果;其中肺栓塞最为常见,其诊断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有学者认为80%~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栓子脱落的几率更高,大的栓子可导致患者在几分钟内死亡。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
1、对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如肥胖、下肢外伤史、高龄、长期卧床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在手术前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必要时及早给予活血或抗凝药物,同时加强凝功能的监测。2、加强术后护理,如病人需要卧床的,早期应该勤翻身,鼓励其开展床上活动,如深呼吸,有效咳嗽,足、趾的经常主动活动和屈伸下肢等,以减少静脉血瘀滞。高危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3、如无特殊情况,术后病人应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一般于术后2~3天可在床边坐起,活动四肢,其后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4、加强饮食护理,宜食用清淡、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以免因排便困难而致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长按识别